《江南遊記》
- 散文組優等
- Jun 8, 2014
- 8 min read
作者:醫技四 王意涵
一、楔子
若要說是否為緣分深厚的問題,那杭州的緣,似乎比桂林還重。出發時,大約晚上六點從台北桃園出發,從機窗望外,黑沉的海只剩一條沿基隆的車流火舌。目送台灣離去後,再從機翼順勢眼角飄上,便可見數顆半明不昧的人造衛星。之後,穿過幾層厚重雲翳,輕悵的6℃ 冷雨迎來,耳邊上縈繞著交響樂版的望春風,一個半小時飛程,出機後便是江南。
總體而言,路程迢遠,往來於浙江杭州、蘇州烏鎮及無錫、上海外灘及浦東之間,大伙全都沒了神,車內酣然,車外都是急速後退的風景,但除了上海以外的城市,出城後一小時,景色便從都市的灰藍冷硬色調,調成一片紅褐槎枒輪囷,並在轉瞬之間冒出一條江河,曲折定走,天長地久,江河兩側又有一畦畦農田延伸到目窮之處,皆霧白頗有冬日蕭蕭寥寥。
二、蘇州烏鎮
任何相機及文字都易使所見流於失真,唯有親眼見證才能有所感受,這裡相片都沒有實際的好看。「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」,蘇州的烏鎮是水鄉,烏是一個姓,是為紀念唐代將士烏贊而命名,此人葬在車溪河西。
烏鎮河面寧靜如鏡,映著或木或白橋黑瓦人家,岸邊垂柳青青,但當然不如夏木泙翠。遠處樹色黛綠又因冬嚴,摻琥珀,若凝神慢等,可見鉻黃枯葉翩舞,一入巷又見絳紅過年燈籠,又水上小橋多,整個竟使江南冬日熱鬧非凡。偶遇一老鄉打水,水珠迸濺,漣漪慢速如刃劃破真幻。乘船遊河,船櫓搖擺,四週景色悠緩卻又更迭神速,令人頻頻回首。
三、蘇州古城
「江南園林甲天下,蘇州古城甲江南」,古城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,春秋時期送走吳國末代國君夫差,再迎來太平天國李秀成,縱使今人或許走不入銮鈴叮噹的記憶深處,但仍能側耳傾聽台商奔沓而至的千古跫音。
太平天國忠王府有龍槐,是帝王人家才可種的奇樹,樹形真如盤根旋絞雙龍互鬥,直衝天際卻又下勒扭轉,非親眼目睹難以言喻。而蘇州多種桑養蠶,因此有成語「滄海桑田」,又槐樹為官宦人家庭院才有,故又有成語「指桑罵槐」。
忠王府內有紫藤,據說春季開花成串,會很美。在忠王府內轉悠,有一房內一匾額,上有「臥虯堂」三字,是明代唐寅(唐伯虎)看著院外紫藤寫下的。再往深處走,可見一院種滿桂樹(金)及玉蘭樹(玉),諧音金玉滿堂之吉祥意,一樣春日會滿室芬香,但現在是冬日不可見。
光想到從前古人曾在此處,或許跟我一樣,站在同個地方,等著落日西霞,就足以讓人屏氣凝神,寒毛直豎。
四、京杭大運河
明代歸有光有一首初發白河詩,是這樣的:
白河流水日湯湯;
直到天津接海洋。
我欲乘舟從此去;
明朝便擬到家鄉 。
描寫的便是京杭大運河。經過伍子胥的胥門,就是這條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。伍子胥挖過,隋煬帝挖過,白居易也挖過,但三人目的不同,有人是體恤百姓,為交通便捷;有人純粹南巡,興樂出遊;也有人貶官舒抑,想去虎丘。壯志未酬的,自古英雄接落寞,曲終小海腸應斷;是皇帝的,平均壽命三十九,縱使萬人之上,也不算真有修行。但不論功過,結論就是,古人挖得苦,今人乘船愉快。
坐船夜遊古運河,白波紋樣,楊柳依依,燈火斑斕,美不勝收,但據說白日景致更美。船上有一姑娘,手抱琵琶,吳儂軟語,清唱評彈,煞是好聽。
正遊興高時,我忽感到一視線,便往來源一回頭,竟發現一隻夜鷺,鳳眼眈眈,盯著遊船。不論在幾百年或千年時間洪流之前之後,或許都有夜鷺看人,可能看古人,看隋煬帝,看白居易,看我,看來者,夜鷺當然不會是同一隻,那又是另一幅畫境了。
五、蘇州寒山寺
華人朗朗上口的唐詩,張繼的楓橋夜泊,是這樣寫的:
月落烏啼霜滿天;
江楓漁火對愁眠。
姑蘇城外寒山寺;
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這首詩的場景,今日便搬入眼前。但因是白日遊玩,並無見到所謂日落,或是夜半,但倒是親自撞了鐘。那時三聖同山,一佛二菩薩同現於國清寺;寒山拾得,寒山及拾得是文殊及普賢這兩位菩薩在人間的化身名;豐干禪師是彌陀,對台州刺史閭丘胤,洩漏寒山拾得真實身分,使得最後---
寒拾二人,即笑敖著奔往寒岩,胤亦追至寒岩。寒山回首說:「豐干饒舌!彌陀不事,禮我為何?」遂縮身入岩穴,其穴自合。
(摘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)
佛來過,菩薩來過人間,不過來無影因有因,去無蹤因緣盡,一被識破,馬上走人,不是彌陀饒舌之罪,是因為時候到了。
走入寒山寺,回首便是一護法神:韋馱尊者,降魔金銅杵指地,表示不留宿。舉目便是大雄寶殿,左方為觀世音,四周紅柱燈籠,香煙裊裊,但也因為香火鼎盛常受祝融之災,於是寺改建,坐東朝西,西面京杭大運河分支,禪核定水,以水克火,方便救火。
又河上有二橋,一橋於寒山寺入口,為江村橋;另一橋在遠方,稱楓橋。不知張繼楓橋夜泊是否受此二橋啟發,還是此二橋因張繼得名。
撞鐘,我並不是個文窮的人(倒是語窮),但要如何描述鐘聲對心靈震撼,畢竟每人悵難同,縱使同一人,隔天來又是新客愁,很多事,只能獨聽寒山半夜鐘。唐代的趙州從諗是這樣說的:
四大由來造化功;
有聲權貴裏頭空。
莫嫌不與凡夫說,
只為宮商調不同。
聽鐘時,我那時胸臆發鬱,不禁輕感慨,竟然哭了,由此可見鐘聲魅力。順道一提,當年張繼是進京趕考,落榜,失意來江南散心,半途夜宿客船,恰聽鐘聲,有所感悟,心有戚戚,抖擻精神,奮發上進,終開仕途,因此寒山寺,可以說是張繼命中轉捩點。
六、杭州西湖
浙江省的的省會是杭州,這個名字是公元五百多年隋文帝給的,在這之前杭州叫錢塘縣,得名於錢塘江,從古到今,大家都愛觀錢塘潮,到底有多愛看?
唐代孟浩然是這樣說的:「府中連騎出,江上待潮觀。」
宋代潘閬則說:「長憶觀潮,滿郭人爭江上望。」
蘇軾的 「八月十八潮,壯觀天下無。」
陸游的 「濤頭洶洶雪山傾,江流卻作鏡面平。」
文海也很洶湧,可見一斑。途經錢塘江,浩浩湯湯,風平浪靜,畢竟不是潮時。
隋朝之後,八百多年前南宋時期,南宋高宗避戰亂躲入浙江杭州城西鄉間,一個名叫西溪的地方,看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景色,欣慰道:「西溪可留下」,因此,此處又有地名叫「留下鎮」。還有另一鄉間稱「龍塢」,二地都是生產龍井茶。從上海開車到杭州要三個小時,杭州郊區很美,水氣氤氳,朦朧中有微霧,那時西邊天空赫赫掛了一輪紅日,我那時心裡在急,因為那顆蛋黃晚上五點就噗通落水,會來不及看西湖落日。
結果當然來不及,一到市中心就天黑,甚麼也看不到。但是要乖乖睡覺,又心有不甘,西湖是中國第三大觀光景點(第一是萬里長城,第二是桂林山水),而且蘇軾說:「天下西湖三十六,就中最好是杭州。」
既然到了杭州,絕對不能錯過杭州西湖,所以有了四遊西湖:
一遊西湖:夜遊
從杭州西湖金座大酒店出發,接著是一陣狂亂迷路,杭州市中心根本就是阡陌交錯的簡體台中。之後,晚上八點半走到西湖邊時,恰遇水舞秀,水柱有十樓高,雜著風擾湖面,一襲西湖冷雨迎面掃來,氣溫零下,臉麻手凍,遠方燈火通明,煙月西冷,映著水面粼粼,湖面太黑了,看不清西子。蘇軾也曾夜遊西湖,他的夜泛西湖詩:
菰蒲無邊水茫茫,荷花夜開風露香。
漸見燈明出遠寺,更待月黑看湖光。
我是冬天去,是荷葉葉枯海,其他景色倒是一樣。晚上吃不用剝皮的柑橘,很甜。
二遊西湖:清晨遊
早上清晨五點多起床,現在會走了,知道沿解放路走到底就是西湖,到那裏剛好趕上旭日東昇,任何文字都流於空泛,倚旭歌晴,我只能說太美了。有漁家撐篙,墨影點點,配著東方橘輝,我沒辦法寫文,只好把蘇軾的試飲湖上初晴,端出來:
水光瀲灩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
清晨時比夜遊更冷,因為冰霜正融,但仍有老者舞劍打太極,實在厲害,後來回酒店,發現自己在流鼻血。
三遊西湖:日遊
杭州行道樹都是梧桐,此樹葉片很大,在夏日可成蔭乘涼,冬日則盡數枯落,枯落時我以為是有人在樓頂丟綠紙。葉落後便剩枝枒,不遮光,給路人暖陽。此樹扎根淺,在台灣種不起來,樹大招風,易被颱風吹倒,但在杭州盡是。
白日看得很清楚,西湖邊上有蘇堤白堤,蘇堤是蘇軾在這當官時建的,堤是西湖淤土堆成,「十里長堤跨六橋,一株楊柳一株桃」,若在清明四月,則桃紅柳綠,現在看,只有柳樹在喝水;曲徑有茶梅(茶樹嫁接梅樹),葉上有殘冰霰;還有一湖邊盡是梧桐。走入幽靜,先看張岱的西湖十景詩,其中的「花港觀魚」:
深恨放生池,無端造魚獄。
今來花港中,肯受人拘束?
我想鯉魚是不會懂太多,不過待蘇隄春曉之際,花著魚身魚嘬花,會很美。
西湖水從錢塘江入,在滿時放入京杭大運河。坐船遊西湖,近處湖中草魚跳,遠處名勝攬。在山邊,有藍頂白框古色古香的建築,那是樓外樓,取名自亭台樓閣,近水樓台先得月;樓外樓隔壁是西冷印社;又一旁是西冷書畫社;右前方是鎮白蛇的雷峰塔,左方是寶俶,寶俶如美人,雷鋒如老衲;尚有葛洪煉丹的抱朴道院,濟公待過的淨慈寺,以及岳飛的岳王廟;正前方則是斷橋,就是張岱的西湖十景詩,其中的「斷橋殘雪」:
高柳蔭長堤,疏疏漏殘月。
蹩躠步松沙,恍疑是踏雪。
斷橋不斷心腸斷,不過以前是稱「段橋」,那是一戶姓段人家蓋的。遊經湖水最深處三尺,又是張岱的西湖十景詩,其中的「三潭印月」:
湖氣冷如冰,月光淡于雪。
肯棄與三潭,杭人不看月。
在中秋時,杭州人賞月有兩處,一是三潭印月,另一就是平湖秋月。在潭水中有三塔,塔中可燃燈,外糊棉紙,屆時燭火映水,就可對影成三十二個月亮。
不一會,到岸,上岸是乾隆行宮遺址,隔壁是紀曉嵐的文瀾書院。
乾隆行宮被太平天國破壞殆盡,只剩斷垣殘壁,內有一山丘,叫做孤山,山太矮,看不見西湖全景,但適合健行,而且有種黃梅,非常漂亮,又是風水勝地,喜鵲群飛。下山後,便到金石篆刻的學術研究社:西泠印社(不是「冷」)。
一進去,有對聯:無邊風月任平章,大好湖山歸管領。自古文青不嫌多,那時創立西冷印社是因為西湖太美,湖山靈秀,事關風雅,殤詠流連,不能隨便,創社人姓吳,叫吳昌碩,意在以文會友。西冷印社佈局是中國庭院,可以走走停停,看看字畫。
之後,經曲院風荷,沿湖走到一小橋,名叫西泠橋,橋邊有慕才亭,是紀念南北朝南齊的名妓蘇小小,她寫過一首很美的詩:
妾乘油壁車,
郎騎青驄馬。
何處結同心,
西泠松柏下。
這個場景是在白堤,郎是阮鬱,結局是個可憐的愛情故事。
四遊西湖:黃昏遊
到胡雪巖故居參訪後,便在南宋清河坊亂逛,吃流傳已久的南宋點心:定勝酥及河坊酥,還有酒釀桂圓子(酒釀湯圓)。待到黃昏,就等著看張岱的西湖十景詩,其中的「雷峰夕照」:
殘塔臨湖岸,頹然一醉翁。
奇情在瓦礫,何必藉人工。
坐在夕影亭看落日,只有絕美兩字,亭上對聯:金剃重新蟬冬照,斜陽一抹影雷鋒,目見就是這個場景,庭外多古木香樟,看著波光豔瀲,無話可說了。
七、後記
白居易的憶江南 · 江南憶,是這樣寫的:
江南憶,最憶是杭州。
山寺月中尋桂子,郡亭枕上看潮頭。
何日更重遊?
在這所有地方,杭州最美,杭州人也較好,性格較耿直忠厚。唉。現在我的夢中也有一座湖,心被鎖在西湖,飛離杭州時心鎖搞得胸臆發緊,鼻頭酸,畢竟美景難得,再舊地重遊,恐怕是十年之後了。
* * *
評審評語:
散點透視江南名勝古蹟,富文化歷史縱深悠長的韻味。 懷古以抒情,文字洗練,頗有歷史縱深感的記遊小品。
Recent Posts
See All作者:牙醫二 鍾孟芸 和樹結下不解之緣,聽起來可以寫成一段浪漫美好的故事,只可惜這緣分幾乎和種種迷人的元素搭不上關係,至少在我第兩百九十五次被樹根絆倒、灰頭土臉四腳朝天躺在人行道上的那一刻,我是這麼堅信著的。印象中,小時候曾經在老家附近的鳳凰木下,和一大群街坊玩伴蹙著腳尖賞...
作者:醫學五 吳紋綾 章一、 不是一定有戲劇性的故事才能傷害我,但是一定要有愛才能變成折磨。 翻開報紙,這個世界上還是那樣的喧囂。我看著那個人微禿的前額想起了擲地鏗鏘的每一句台詞:誰愛C國誰又是賣國賊,滿腔的熱忱都是為了你為了我……我在想哪天等發明了交叉比對的軟體操作,這個...
作者:藥學四 許家瑋 在海浪輕拍的防波堤邊,有一條不起眼的小徑。走過那條散落些許煙蒂、由釣客踏出的小徑,路途中有一個落寞的、小型的土地公廟。就像是古老的書籍頁面總會泛黃一樣,所有老去的港口總是會有一兩個即將被遺忘的小廟。而這一個便是那老化的典型。或許還不到半身高的祠不該被稱...